1、人才培養質量
近五年來,我院碩士研究生參與國家級項目37項,其它各類項目15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36篇,其中發表在《地理研究》、《生態學報》、《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及其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有67篇;12名碩士研究生在取得學位后進入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科院各研究所等國內重點院校繼續升造,攻讀博士學位。
近五年碩士研究生代表性成果
|
序
號
|
成果名稱
(獲獎、論文、專著、專利、賽事名稱、展演、創作設計等)
|
獲獎類別及等級,發表刊物、頁碼及引用次數,出版單位及總印數,專利類型及專利號,參賽項目及名次,創作設計獲獎
|
時間
|
學生姓名
|
學位類別
(錄取類型/入學年月/學科專業)
|
1
|
不同地貌背景下民族村農戶生計脆弱性及其影響因子
|
應用生態學報,P1229-1240
|
2016-04
|
韓文文
|
碩士 全日制2014.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2
|
基于適宜性分析的沙漠旅游主體功能區劃——以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為例
|
中國沙漠,P437-443
|
2017-05
|
石 磊
|
碩士 全日制2015.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3
|
基于不同利益相關者認知分析的生態移民安置區生態風險識別
|
應用生態學報,P3061-3070
|
2017-09
|
韓曉佳
|
碩士 全日制2015.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4
|
寧夏赴阿拉伯國家出境商務旅游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
|
人文地理,P146-153
|
2017-11
|
王翠婷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5
|
黃土丘陵區土地覆蓋和生物多樣性功能演化及預測
|
生態學報,P2806-2815
|
2018-01
|
馬永強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6
|
基于景觀結構的生態移民安置區生態風險評價——以寧夏紅寺堡區為例
|
生態學報,P2672-2682
|
2018-04
|
王 鵬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7
|
回族聚居地區新建型城鎮空間增長格局研究——以寧夏吳忠市紅寺堡鎮為例
|
干旱區地理,P893-900
|
2018-06
|
范麗娟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8
|
寧夏中部干旱帶生態移民過程生態風險時空分異——以紅寺堡區為例
|
干旱區地理,P817-825
|
2018-07
|
王 鵬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9
|
旱區生態移民空間沖突的生態風險研究——以寧夏紅寺堡區為例
|
人文地理,P106-113
|
2018-10
|
陳 曉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10
|
基于地理探測器的我國城市男性青少年BMI影響因子探究
|
地理研究,P2288-2301
|
2019-09
|
余國良
|
碩士 全日制2016.09 0705-地理學 一級學科
|

2、導師隊伍建設
地理學一級學科現有專任教師66人,高級職稱教師占總數的7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0%。現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地理科技工作者2人、自治區“塞上英才”1人、自治區“313”人才1人、自治區“312”人才2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人、寧夏青年拔尖人才3人、自治區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4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0人。
3、學位點平臺建設
我院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旅游開發與規劃管理4個專業,12個研究方向。目前,本學科擁有教育部中阿旱區特色資源與環境治理國際合作聯合重點實驗室和寧夏(中阿)旱區資源評價與環境調控重點實驗室、人文地理學自治區重點學科1個、人文地理學自治區教學團隊1個、地理學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群)1個、經濟地理與區域發展和循環經濟自治區院士工作站2個。
同時,本學科有相關圖書文獻資料5.47萬冊,有近30年來《地理學報》等160多種重要刊物,并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學風和學術道德制度建設、教育和管理工作;另外,學院還設有專門的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的管理機構與運行機制。
4、科學研究取得的標志性成果
近五年來,我院教師共主持國家級項目(課題)62項,其他各類科研項目172項,累計科研經費達11374.3萬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項;出版專著12部;共計發表期刊論文287篇,其中發表在SCI、SSCI、CSCD、EI檢索學術期刊上的論文175篇,其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2篇;
近五年學院導師承擔的代表性科研項目
|
序號
|
名稱
(下達編號)
|
來源
|
類別
|
起訖時間
|
負責人
|
本單位
到賬經費
(萬元)
|
1
|
河套地區鹽堿地水鹽調控與肥力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BAC02B05)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
2013-01-2016-12
|
孫兆軍
|
300.0
|
2
|
寧夏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系統碳氮磷平衡特征對降水量變化的響應
(313601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4-01-2017-12
|
黃菊瑩
|
48.0
|
3
|
寧夏河套灌區鹽堿地工農復合產業帶開發技術與示范(2013BAC02B03)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
2013-01-2016-12
|
肖國舉
|
274.5
|
4
|
固氮植物氮同位素組成隨降雨變化格局的形成機制研究-以3種錦雞兒屬植物為例
(3186014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9-01-2022-12
|
馬飛
|
39.0
|
5
|
寧夏生態移民安置區空間沖突過程及調控機制研究
(4176102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8-01-2021-12
|
劉小鵬
|
36.0
|
6
|
陜甘寧蒙能源富集區產業同構及跨區域協同發展研究(4166104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7-01-2020-12
|
文 琦
|
35.0
|
7
|
基于文化關聯的旅游與貿易互動機理及路徑研究—以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為例(4126102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3-01-2016-12
|
趙多平
|
42.0
|
8
|
寧夏沙漠型旅游景區旅游環境容量與預警系統研究
(4126102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3-01-2016-12
|
李隴堂
|
48.0
|
9
|
回漢文化對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研究(413610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4-01-2017-12
|
賈科利
|
50.0
|
10
|
寧夏生態移民活動空間構建過程及機理研究
(4136103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4-01-2017-12
|
李建華
|
46.0
|
近五年學院導師獲得的省部級及以上代表性科研獎勵
|
序號
|
獎勵類別
|
獲獎
等級
|
獲獎項目名稱
|
獲獎人
|
獲獎
年度
|
1
|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
進步獎
|
三等獎
|
困難立地智能風光互補節水設備研制及其特色產業開發
|
孫兆軍
|
2018
|
2
|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
進步獎
|
三等獎
|
生物質能源植物柳枝稷引種試驗示范研究
|
孫兆軍
|
2019
|
3
|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
進步獎
|
三等獎
|
車載全塑化節水補灌設備研制與示范
|
韓磊
|
2016
|
4
|
寧夏第十三屆社科成果獎
|
二等獎
|
紅色旅游開發與規劃研究
|
李隴堂
|
2017
|
5
|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河套灌區宜林荒地植被快速恢復關鍵技術
|
李茜
|
2016
|
近五年學院導師發表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專著
|
序號
|
名 稱
|
作者
|
時間
|
發表刊物/出版社
|
1
|
脫硫石膏糠醛渣對堿化鹽土入滲及鹽分離子的影響研究
|
孫兆軍
|
2017-10
|
土壤通報
|
2
|
Vegetation biomass and soil moisture co-regulate bacterial community succession under altered precipitation regimes in a desert steppe in northwestern China
|
黃菊瑩
|
2019-12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
3
|
Warming influences the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in the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
|
肖國舉
|
2016-12
|
Field Crops Research
|
4
|
寧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微斑塊內土壤微生物區系特征
|
余海龍
|
2019-09
|
應用生態學報
|
5
|
寧夏河東沙區淺層風沙土土壤含水量季節變化及空間分布特征
|
展秀麗
|
2016-10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6
|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Water Quality of A Pumped Storage Reservoir in Arid Region
|
鄭蘭香
|
2016-10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7
|
河東沙區側柏樹干液流與蒸騰驅動因子的時滯效應研究
|
韓磊
|
2018-08
|
生態環境學報
|
8
|
Drought responses of three closely related caragana species: Implication for their vicarious distribution
|
馬飛
|
2016-10
|
Ecology and Evolution
|
9
|
Drought fluctuations based on dendrochronology since A.D. 1786 for the Lenglongling Mountains at the northwestern fringe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
侯 迎
|
2016-08
|
Journal of Arid Land
|
10
|
pH對寧夏引黃灌區鹽堿化土壤重金屬吸附解吸過程的影響研究
|
王靜
|
2017-11
|
生態環境學報
|
11
|
基于PSR模型的生態移民安置區土地利用系統健康評價——以紅寺堡區為例
|
王亞娟
|
2018-10
|
水土保持研究
|
12
|
生物炭添加對寧夏中部旱區土壤水分入滲及持水性的影響
|
王幼奇
|
2018-12
|
土壤通報
|
13
|
寧夏砂田不同礫石覆蓋厚度土壤入滲過程及模型分析
|
白一茹
|
2017-08
|
水土保持學報
|
14
|
氣候變暖下陜甘寧蒙接壤區1964-2015年降水變化響應特征
|
楊 蓉
|
2018-03
|
水土保持通報
|
15
|
Total and permanganate-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in the corn rooting zone of US Coastal Plain soils as affected by forage radish cover crops and N fertilizer
|
王 芳
|
2017-01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
16
|
氮肥對鹽漬化枸杞園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氨氧化微生物豐度的影響
|
李 明
|
2017-08
|
土壤通報
|
17
|
絲綢之路經濟帶陸路西北段城市體系與開放性研究
|
米文寶
|
2016-02
|
地域研究與開發
|
18
|
縣域空間貧困的地理識別研究—以寧夏涇源縣為例
|
劉小鵬
|
2017-03
|
地理學報
|
19
|
賀蘭山東麓葡萄主產區土壤重金屬分布特征與污染評價
|
王建宇
|
2017-06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20
|
黃土高原村域多維貧困空間異質性研究——以寧夏彭陽縣為例
|
文 琦
|
2018-10
|
地理學報
|
21
|
基于文化關聯的旅游與貿易互動路徑及機理研究——以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為例
|
趙多平
|
2017-12
|
地理科學
|
22
|
沙漠旅游主體功能區劃實證研究——以騰格里沙漠東南緣沙漠旅游集聚區為例
|
李隴堂
|
2018-01
|
干旱區地理
|
23
|
Quantifying the Econom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Tourism: Case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
苗 紅
|
2018-03
|
Sustainability
|
24
|
限制開發生態區農戶參與生態補償的適應性研究——以寧夏鹽池縣為例
|
朱志玲
|
2018-02
|
水土保持研究
|
25
|
限制開發生態區農戶生態補償參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以寧夏鹽池縣為例
|
楊美玲
|
2018-05
|
干旱區地理
|
26
|
Trends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Tourism Research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
鄭 芳
|
2016-11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7
|
能源開發區生態補償方式對農戶生計影響研究——以榆林市為例
|
丁金梅
|
2017-12
|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
28
|
寧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現狀調查與問題分析
|
賀 婧
|
2016-06
|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
29
|
生態系統服務對土地利用轉移流的響應及權衡分析——以渭南市為例
|
鄒淑燕
|
2017-05
|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30
|
土地轉移流視角下土地利用變化過程追蹤方法探討——以寧夏中部干旱帶鹽池縣為例
|
馬彩虹
|
2017-07
|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31
|
鹽漬化土壤光譜特征分析與建模
|
賈科利
|
2015-03
|
國土資源遙感
|
32
|
基于高光譜特征的鹽漬化土壤不同土層鹽分離子含量預測
|
張俊華
|
2019-06
|
農業工程學報
|
33
|
寧夏枸杞根際土壤線蟲群落特征
|
張俊華
|
2016-05
|
應用生態學報
|
34
|
Optimal spatial alloc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under uncertainty using the bilayer nested optimisation algorithm and geospatial technology
|
侯景偉
|
2016-12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
35
|
面向對象的多版本傳感器觀測服務模式匹配方法
|
何 杰
|
2016-12
|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36
|
黃土丘陵溝壑區地貌與生態恢復措施關系的研究
|
石 云
|
2016-09
|
湖北農業科學
|
37
|
Toxic metal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arid urban surface soil in Yinchuan City, China
|
張明鑫
|
2018-08
|
Journal of Arid Land
|
38
|
寧夏中部干旱帶潛在蒸散量變化及影響因素
|
李 媛
|
2016-08
|
生態學報
|
39
|
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 in mainland China before it was listed as category C disease in May, 2008
|
李 頡
|
2017-10
|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
40
|
ENSO影響下陜甘寧蒙接壤區暴雨災害風險評價
|
馬振寧
|
2016-08
|
水土保持研究
|
41
|
全球典型旱區水土資源持續利用
|
孫兆軍
|
2019-09
|
科學出版社
|
42
|
空間貧困識別與調控
|
劉小鵬
|
2017-07
|
科學出版社
|
43
|
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態系統服務權衡
|
馬彩虹
|
2018-08
|
科學出版社
|
44
|
飲水安全地理信息系統
|
侯景偉
|
2018-09
|
科學出版社
|
近五年學院導師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轉化或應用
|
序號
|
成果名稱
|
成果類型
|
主要完成人
|
1
|
一種地下全滲管道灌溉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孫兆軍
|
2
|
鹽漬化土壤改良劑顆粒
|
發明專利
|
張俊華
|
3
|
一種高粘質龜裂堿土調理劑
|
發明專利
|
張俊華
|
4
|
鹽化土壤暗溝排鹽造林技術規程
|
標準制定
|
何俊
|
5
|
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鎮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
智庫報告
|
米文寶
|
6
|
六盤山生態經濟圈二期建設工程項目研究
|
咨詢報告
|
劉小鵬
|
7
|
國務院扶貧辦2017年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項目 陜甘寧組橫山區和延長縣評估調查任務
|
智庫報告
|
文 琦
|
8
|
關于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建議
|
智庫報告
|
文 琦
|
9
|
農村貧困化調查與專家決策系統開發
|
咨詢報告
|
馬彩虹
|
10
|
吳忠市2018年度水土流失動態監測
|
咨詢報告
|
石 云
|
5、對外合作交流
近五年來,學院與阿曼、科威特、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展開全面合作,簽訂了多項技術開發及技術轉讓合同,累計合同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
學院非常重視與國(境)外知名高校的學術交流。近五年來,學院舉辦國際會議一次,學生聽取來自加州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美國馬里蘭大學、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等國外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的學術報告7次,另有4名碩士研究生赴國外高校交流訪學。

